(通讯员 胡秀 颜凯)柳州螺蛳粉能够成为“网红”食品,风味独特的酸笋功不可没。近年来,鹿寨县拉沟乡大力推进“竹笋小乡”建设,抓紧时机搭上柳州螺蛳粉“产业快车”,趟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。 拉沟乡山清水秀、环境秀美,土地、水源、气候都非常适合发展竹笋种植。记者近日来到拉沟乡关江村时,郁郁葱葱的竹林正迎来竹笋丰收季。韦祝强是关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,近段时间,一大早他就扛起锄头、背起箩筐到自家竹林里收割竹笋。韦祝强说,他种了大约60亩的竹笋,一年能收入三万多元,靠着竹笋,韦祝强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,以前我们的竹笋卖得便宜,老板进来收0.9元-1元/斤。现在有政府的支持,给肥料给我们放,竹子产量增加一半。有了竹笋加工厂很方便,价钱提高了,我们的生活水平和收益也提高了。” 关江村竹笋加工厂着实给周边村民提供了不少便利,早上割好竹笋,中午时分就可以拉来卖给工厂,收购价一公斤能有2.8元。 鹿寨县拉沟乡关江村竹笋加工厂负责人雷少清说:“我们跟螺蛳粉厂签了购销合同,然后在这里收笋子。村民把笋子拉过来以后,我们首先是清洗,然后再进行腌制。腌制大概一个月左右成熟,再按螺蛳粉要求打好包装,直接送到螺蛳粉厂家。” 加工厂还为关江村一些贫困群众解决了就近就业的问题,而且工作时间灵活安排,顾家、增收两不误。 鹿寨县拉沟乡关江村脱贫户吴永雄说:“一般早上我去割笋子或者干别的农活,中午的时候来这里做工,一天可以领到140块钱,一个月大概能领到3000块钱,增加了我的收入。” 近年来,为有效发展林下经济,拉沟乡因地制宜推进“竹笋小乡”建设,努力打造柳州螺蛳粉的一个生态本土原材料基地。目前,全乡竹林面积2.1万亩,其中麻竹1.2万亩。小竹笋正逐渐成为生态拉沟的大产业。 鹿寨县拉沟乡宣传统战委员韦丽秀说:“下一步我们将以企业为牵头,以市场为导向,以种养殖为基础,联合合作社、家庭农场、种植大户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,带动村民及贫困户发展竹笋产业,以及豆角、木耳等产业,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,打造拉沟乡螺蛳粉附属产业联合体,为全乡打赢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。” 编辑:黄云波 《在柳州》APP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该作品。 |